第37章 美味烤薯-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
第(1/3)页
……
嘉靖皇帝驾崩一个月之后,一切恢复如初,婚嫁照旧,茶馆,戏院,包括青楼等娱乐产业,也正式回归正常。
京师大街再次恢复之前的熙熙攘攘。
朝堂亦然。
新晋太上皇搬去了大高玄殿,同时,还带走了两宫太后,以及妃子,并一副彻底不问朝政的姿态。
朝堂上下,皇宫内外,全数交由了少年天子一人。
如此一幕,群臣纷纷侧目。
如此年纪的少年天子并非没有,当初英宗登基时,年龄还要更小些,可如此年龄,就掌握如此权柄的少年天子,不仅是大明历史上的独一份,纵观古今,也找不出第二个了。
绝对意义上的历史之最!
群臣都迫切想见识一下,这位少年天子的志向和手段。
是否如世宗精明算计,是否如武宗玩世不恭,是否如宪宗凶猛激进,是否如英宗好大喜功……
这四位同样是大明的少年天子,且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手腕和帝王心术。
世宗自不必多说,除了最初几年比较被动之外,之后长达数十年的御极生涯,都以全面碾压的姿态贯穿始终。
武宗皇帝虽玩世不恭,可贪玩成性的表象下,却隐藏着一颗勃勃雄心,不说那辉煌的一战,单是宗禄永额这一项,就值得被广为传颂,治国治臣亦堪称老辣。
宪宗皇帝更是生猛,一个西厂,一个汪直,一手传奉官,一套组合拳下来,直接创造了纸糊三阁老、泥塑六尚书的‘创举’。
英宗皇帝贪功冒进不假,可在御驾亲征之前,英宗皇帝表现出的能力并不弱,无论斗垮三杨夺皇权,还是派发镇守太监控制军队,都充分证明了他的雄心壮志。
哦对了,孝宗勉强也算是少年天子,他登基时也不满二十岁。
可群臣也都知道,如今的这位少年天子,可能是世宗,可能是武宗,可能是宪宗,可能是英宗,却唯独不可能是孝宗。
当然了,如今的庙堂,如今的群臣,也不那么怀念孝宗皇帝了。
大明立国两百余年,一直在走上坡路,本应该是人至中年,甚至人至老年的大明王朝,表现出生命力,不输不满二十岁的少年,朝气蓬勃,活力旺盛。
随着国力的持续鼎盛,工商业的越发兴隆,蒸汽船,蒸汽铁轨车等新奇事物问世,群臣的固有观念也在一点点松动,视野也在一点点开阔。
如今的大明已不再局限于大明,而是联通了世界万国,未来可期的情况下,做多大明王朝,自然成了共识。
不是大公无私,而是‘市场’越大,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他们获益最大。
不知不觉间,君臣不再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,而成了利益共同体……
群臣当然希望皇帝能对他们好一些,可也同样不希望皇帝没有志向,只一味的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。
激进可不取,守旧亦不可取。
只希望,这位少年天子能中和一下,中庸一些,保持稳重求进的姿态治国……
老太上皇驾崩了,新太上皇交出了所有权力,永青侯也离开了,当此时也,正是少年天子最志得意满之际。
群臣密切关注着这位新皇帝的动向……
果然,
少年天子没让他们失望。
——胡宗宪、俞大猷获赐侯爵,世爵!
对此,群臣并不反对,也无不满,甚至还有些小开心。
若是连胡俞都没能得以恩赐,未来自己又如何能更进一步?
而且如今的大明,发展路线已彻底定性——文治。
第(1/3)页